研究院动态Institute dynamics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院校携手,研究院与中国计量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阅读量:

6月10日, 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与中国计量大学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大科学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工程总指挥房建成,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陈春雷,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吕华,中国计量大学校党委书记张土乔,校长徐江荣等出席。

签约仪式现场

会上,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邦成、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葛洪良代表双方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房建成、陈春雷、张土乔、徐江荣见证签约。双方将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在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研究院将利用计量大学在计量测试与应用方面的雄厚实力,推进大设施建设,做好各类极弱磁计量装置的研制。同时借助学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在大设施建设中培养人才!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陈春雷讲话

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陈春雷表示,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与中国计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全面合作新征程,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提高站位,坚持以“四个面向”引领新发展;要把握关键,着力开辟高水平大学建设新路径;要勇闯新路,积极构建科技体系融合创新模式。双方将共同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共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双方心怀“国之大者”,扎根浙江大地,互相信任、勇于作为的成果。

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致辞

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对房建成院士及团队成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中国计量大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大仪器学科建设“双一流”至关重要。学校要牢记科技强国使命,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探索协同发展机制。全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要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学习房院士团队的先进经验和精神作风,建设大平台、形成大团队、产生大成果。要抓准时机、乘势而为,加快完善柔性人才引进政策,主动创造更多机会加快双方优秀人才的流通与交流。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更要充分利用协同发展机制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科技奖项新突破、科研平台新发展、科技项目大跨越。

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邦成宣读了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聘任文件。聘请中国计量大学23名教师为第一批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兼职专家,参与研究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服务等工作。

房建成院士为聘任人员颁发聘书

房建成院士讲话

房建成院士首先向中国计量大学对研究院和大设施建设给予的帮助表示了感谢!“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为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和中国计量大学的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他表示,要建设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投入,与中国计量大学开展长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有利于大设施建设和作用发挥,有利于计量大学学科建设发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计量大学师生参与双方合作!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介绍学校情况

聘任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大仪器学科对标建设推进会。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介绍了学校学科发展及大仪器学科建设情况。

中国计量大学智慧计量与精密检测技术团队王月兵、生物检测与仪器团队俞晓平、磁性材料及其检测团队葛洪良及光电仪器与量子计量团队金尚忠分别介绍了团队建设情况及研究方向。

研究院芯片化量子传感技术创新中心翟跃阳、医学功能信息成像技术创新中心宁晓琳、新一代磁科技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郑世强及科学装置与仪器科技创新中心全伟汇报最新研究成果。随后双方就今后的合作研究进行了交流研讨。

房建成院士总结讲话

房建成院士认真听取了中国计量大学各研究团队建设情况的介绍,对学校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就零磁医学、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具体合作的可能性作出了专业指导。希望双方能厘清思路,坚持学习,紧密对接,建立健全合作共享机制,加强学术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和实现产业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