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国际零磁科学谷”核心区建筑概念深化论证暨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建议书论证会在白马湖院区顺利召开。本次论证的“国际零磁谷”核心区包括大科学设施及五个交叉研究平台,占地180余亩。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房建成,滨江区委常委丁昌钰,滨江区区委办、发改局、住建局、规划资源分局、零磁谷指挥部、滨江环境公司有关负责领导同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骨干教师,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设计单位代表与专家参加会议。
房建成院士首先对杭州高新区(滨江)积极承担“国际零磁科学谷”和交叉研究平台的规划建设主体责任、四家优秀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表示诚挚的感谢。房院士指出,极弱磁场“新型”大科学设施肩负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形象,建筑外观设计要站在国家高度,赋予科学思想、体现技术内涵、融合文化传承,要瞄准未来,将大设施主体设计建设成为能够屹立百年的科学殿堂。核心区建设方案要坚持科学研究为主,统筹考虑各项配套设施工程,将“国际零磁科学谷”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科学中心。
丁昌钰常委在讲话中强调,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滨江区的重点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际零磁科学谷”和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建筑设计单位要充分借鉴国内相关项目的成功经验,认真听取各位专家提出的合理意见、博采众长,将深化设计方案持续优化、日臻完善,早日提交审议。区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研究院的沟通和交流,高效、有序地推进大设施及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国际零磁科学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及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就“国际零磁科学谷”核心区概念深化设计方案作了汇报,方案基于原有“良渚玉琮、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在满足大设施及交叉研究平台功能前提下,在外立面色彩和设计样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优化,与科技、文化、生态技相结合,呈现出更大气、更宏伟、更和谐的视觉效果。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邦成围绕五个交叉平台项目建议书编制情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大型磁屏蔽空间技术交叉研究平台”(平台一)论证召集人孙津济教授、“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与仪器交叉研究平台”(平台二)论证召集人陆吉玺副教授、“芯片化量子传感技术交叉研究平台”(平台三)论证召集人叶茂教授、“零磁科学装置技术交叉研究平台(国际零磁科学中心)”(平台四)论证召集人宁晓琳教授、“地磁监测仪器与系统技术交叉研究平台”(平台五)论证召集人姜丽伟副教授,分别对各平台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了汇报。
房院士对各交叉平台项目建议书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他强调,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任务紧迫,要把项目建议与可研论证有机结合,既要明确目标定位、把握必要性,又要梳理潜在风险、突出重难点、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要与建筑设计院充分对接,做好配套建筑规划,加速进入工程设计阶段。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产业”的创新机制优势,利用平台建设周期,同步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为杭州高新区(滨江)乃至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与会的区有关部门代表、建筑设计院专家、研究院教师与科研人员代表针对深化设计方案和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此次会议,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确定了极弱磁场大设施主体建筑的设计风格和五个交叉平台项目的建设定位与实施计划,共同有序推进“国际零磁科学谷”建设,打造科学之谷、技术之谷、产业之谷、未来之谷、国际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