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动态Institute dynamics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肺部“隐形信号”或将被发现?|“看不见的磁场”为慢病诊治打开新大门

阅读量:

我们的肺部潜藏着一种“看不见的磁场”,这种磁场或许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肺部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等。其中,结核病和尘肺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尤其是结核病,至今肺结核仍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主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传统的检测手段如X光、CT等,仅能观测肺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往往存在灵敏度不足、早期诊断困难等问题,导致延误治疗。而零磁医疗装备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7191B


零磁医学装备利用极弱磁场环境,能够探测到人体器官发出的微弱磁信号,为疾病诊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为肺部疾病诊治带来新的可能性。


3月16日上午,“聚才筑峰,医路领航”杭州市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路演暨“仁爱”科技人才大会在杭召开,我院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会议同期举行了我院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零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58392

大会现场


在医学领域,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此次合作不仅是极弱磁测量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治领域的重要探索,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学为浙江省领军学科,拥有丰富的肺部疾病诊疗经验和庞大的患者群体,为零磁医疗装备的临床验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心脏到肺部

零磁医疗装备测量范围再拓宽


43CB9

5CC67

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启动仪式


零磁医疗装备是我院的核心科研成果之一,成功实现了人体功能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此前,极弱磁测量技术已在心脏磁场测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而此次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展其在肺部磁场测量中的应用。我院将率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肺部磁场测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探索零磁技术在慢性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潜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手段。



极弱磁测量技术

未来在结核病防治方面或具有应用价值


38925

国家传染病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作主题演讲


国家传染病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结核病流行消除》的演讲中提到,结核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结核病防治事关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极弱磁测量技术有望检测肺部疾病导致的磁场变化,未来随着磁强计的技术进步,可能能检测出肺、肝等内脏器官的本体磁场,有望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依据,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健康保障,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中西医结合

零磁技术助力“治未病”


零磁医疗装备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是与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结合。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早期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零磁技术的高灵敏度测量能力,恰好可以为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提供科学依据。

2E72B

房建成院士作主旨报告


房建成院士在《极弱磁医学成像技术赋能人民生命健康》主旨报告中讲到,零磁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在工信部平台项目支持下,将联合更多的医院,加快推进零磁医学及模型参数的研究,在新赛道上开辟“中国装备”市场,建立零磁医学“中国标准”!现代零磁医学与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结合,将有力地促进极弱磁测量技术在“治未病”及疗效机理量化评估的探索应用,推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59462

大会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航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国家传染病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旭卿,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杭州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李艳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诸靖宇以及各有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出席大会。


杭州是零磁医疗装备产业化的“先锋城市”,杭州市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零磁医疗装备产业化工作。杭州市卫健委和经信局,联合高新区(滨江),启动了市级零磁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工程。此次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合作,标志着零磁科研项目在浙江的第九家验证中心正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