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一行来到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调研“AI+医疗”在慢病防治领域的应用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金虎等参加调研并作介绍。

陈竺院士一行参观了极弱磁大科学设施的建设布局,考察了国产大科学装置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及产业化进展。陈竺院士表示,零磁医学是破解慢病防治难题的关键抓手和重要途径,极弱磁测量技术的超高灵敏度与人工智能的高效分析能力相结合,或将为慢病防治带来革命性突破。

在调研过程中,陈竺院士对研究院通过强化AI技术赋能和数据驱动创新,在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防治领域开展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希望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零磁医学技术在“四大慢病”防治领域的应用,加强慢病防治的超早期筛查预警,推动慢病防治“关口前移”。

下一步,研究院将牢牢把握战略发展机遇,构建零磁医学医工交叉融合创新体系,加快推进AI赋能的零磁医学技术在“四大慢病”临床诊疗中的转化应用,为我国“四大慢病”防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专家组、总师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及杭州市、滨江区有关领导随同调研。